- 2022-06
17
【科普問答】冬季這樣換紙尿褲,寶寶不易感冒哦!
- 2022-06
16
【科普問答】為什么衛生巾容易受潮,發霉?
- 2022-05
24
爸媽最關心的——紙尿褲安全知識科普
日常生活中,家長總會對紙尿褲的安全性提出很多憂慮,例如:為什么看到有家長會說自己手頭上的紙尿褲有活蟲?這些蟲是從哪來的?會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為什么有的寶媽用紫外燈照射紙尿褲會有熒光現象?紙尿褲為什么會有氣味?為什么用了紙尿褲寶寶開始紅屁屁?如果這些問題家長不能了解清楚,將會影響家長對紙尿褲的選擇和安心使用。 對于廣大的家長來說,紙尿褲或者拉拉褲是每個寶寶每天必不可少的產品。參考平均一天用掉5片紙尿褲,一年就要消耗1800片紙尿褲,當寶寶到了3歲,大概會接觸5000多片紙尿褲。紙尿褲的質量和安全問題與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息息相關。針對家長們關注的安全性問題,下面通過Q&A問答的形式來科普紙尿褲的安全知識,讓廣大家長更加理性、清晰的認識紙尿褲產品。Q1:紙尿褲會有活蟲么?A:活蟲從生產環節中產生的可能性不大。原因如下: 正規品牌紙尿褲的生產是采用自動化、封閉式生產線的。廠房及生產設備有嚴格的蟲控及清潔消毒措施。 在生產過程中,紙尿褲原料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高速卷輪和皮帶,可防止粘上外來物,包括昆蟲。假使昆蟲進入,在高速卷輪和皮帶下也不可能存活。 紙尿褲表層的非織造布,吸收芯層中的絨毛漿及SAP高分子材料,均不是活蟲生存的養分。 部分正規大型企業也已引進高分辨率污物檢測視覺系統,對紙尿褲上小至針尖大小的異物進行監視并剔除。此種情況下,生產出來的產品有蟲的可能性是極低的。 產品在出廠前會經過微生物等數項檢測,產品須符合國家衛生標準才可出廠。 當然,選擇正規大品牌的紙尿褲,并且在正規渠道購買也是防止這種情況出現的重要一環。Q2:紙尿褲開封后多久要用完?A:未開封紙尿褲的保質期都比較長,一般為2年,但開封后如果儲存不當,特別是潮濕的儲存環境,紙尿褲很容易吸水變質,容易受潮、發霉,或者被環境中的蟲害入侵污染。一般開封后的紙尿褲需要存放在干燥處,并進行二次封口保存,最好在2-3個月內用完。Q3:紙尿褲為什么會有熒光現象?A:有些寶媽在家用紫外燈照射紙尿褲,發現有熒光現象產生,就斷定紙尿褲中含有熒光增白劑,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在紫外燈照射下有熒光現象,只能說明這里含有熒光物質,而熒光物質并不完全等于熒光增白劑。熒光物質和熒光增白劑都可發出熒光,但不是所有能夠發出熒光的物質都是熒光增白劑。而要判斷是否是熒光增白劑以及是否具有可遷移性,需要進一步更加精準的化學分析。 熒光物質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也存在于各種動物體內,像很多海洋生物如蝦、蟹、水母,以及陸地上的螢火蟲等,它們能發光是因為體內含有各種熒光蛋白質。一些熒光物質甚至在人的身體中也存在,比如部分氨基酸,維生素A、E和B12,核苷酸,荷爾蒙等。 許多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食品,比如醬油、普洱茶、白酒、紅茶和咖啡等發酵食品,都可以產生熒光。 只要紙尿褲中不含有可遷移的熒光增白劑,對紙尿褲的熒光現象就不需要恐慌。Q4:紙尿褲為什么會有氣味A:用于制作紙尿褲的原材料可能本身是帶有一定氣味的,而制成紙尿褲的原材料多達10余種,每種材料的氣味疊加起來,就會導致成品有比較明顯的氣味。 對于正規品牌紙尿褲而言,氣味本身并不影響產品的安全性。一般來說,剛生產出來不久的紙尿褲可能氣味明顯一些,包裝被打開后放置一段時間,氣味就會明顯減弱甚至消散。Q5:為什么用了紙尿褲寶寶開始紅屁屁?A:紅屁屁也就是尿布疹,尿布疹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炎癥反應,導致寶寶的皮膚受刺激和不適。多數情況下,尿布疹是由于嬰兒長時間沒有更換紙尿褲,紙尿褲過濕或被糞便弄臟所致。也就是說,尿布疹多數是由于尿布或紙尿褲的使用環境引起的,而非紙尿褲本身。 寶寶使用任何傳統尿布或紙尿褲都有可能產生尿布疹。如果使用的是正規廠家生產的紙尿褲,產品引起不適感的風險是極低的,即便產生輕微的皮膚刺激,如皮膚發紅、發干和輕微發腫等,這些癥狀是暫時的,通常會在幾天之內消除。如果已經使用了護臀霜等處理措施,但是幾天后寶寶的尿布疹依然沒有好轉甚至更為嚴重了,那么就需要及時就醫。 具體來說,導致尿布疹的因素為:● 紙尿褲內部持續的潮濕環境,使皮膚濕潤并破壞皮膚的防護功能。而嬰幼兒臀部扭動比較多,增加了皮膚和紙尿褲之間的摩擦,導致臀部皮膚更容易受損,出現尿布疹?!?糞便中生物酶的存在,會破壞皮膚外層的保護蛋白?!?皮膚pH值因尿液和糞便的黏附而升高,導致皮膚受刺激和發紅;pH值增加改變了皮膚的弱酸環境,也導致細菌更易在紙尿褲區滋生。所有這些因素都能導致炎癥和不適感,讓尿布疹的癥狀更加嚴重。研究數據顯示,4~15個月的寶寶在為期兩個月的調查中有超過一半會經歷至少一次尿布疹。尿布疹在8~10個月月齡的寶寶中最為常見。當寶寶頻繁排便或腹瀉時,尿布疹也比較常見。在寶寶開始吃固體食物時,尿布疹也更可能發生,因為固體食物引起了寶寶 消化排泄的改變。這時候,需要密切關注寶寶身體狀況,勤換紙尿褲也是預防尿布疹的有效手段之一。 嬰幼兒使用的紙尿褲和拉拉褲的質量和安全關系到每一個寶寶的健康成長,從生產企業到監管部門、媒體等眾多的工作人員在為產品的質量安全保駕護航。同時,行業也在不斷的應用新的技術,來為消費者提供更舒適、更安全的產品。 - 2022-05
20
【科普問答】有哪些養老的產品需要常備在家里?
- 2022-05
13
【科普問答】哪些運動可以改善輕失禁?
- 2020-12
16
工廠轉讓
工廠轉讓 - 2018-05
22
臺灣文化用紙5月續調價 預期后市行情游走高位
臺灣文化用紙5月續調價 預期后市行情游走高位2018-05-22 轉載自臺灣《紙業新聞》受國際漿價一路攀高影響,加上中國大陸與國際市場文化用紙售價不斷走揚,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廠繼3月調價后,5月再續作一波成本反應行動,調幅約5%。業界預期除非漿價大幅震蕩,否則上半年將致力落實新價。國際漿價自前年第4季度反彈并一路飆升以來,至今年4月,不僅歐美市場長短纖漿價均已超過千元,在亞洲市場也創下至少近一二十年來的新高紀錄,其中長纖漿每噸新價最高已達940美元;短纖漿則突破800美元/噸,最高達到840美元/噸。由上可知,下游的文化用紙一直承受極大的高成本壓力,因此,反應成本對紙廠來說是勢在必行。隨著國際漿價的漲勢,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廠曾于去年進行過多次成本反應行動,而最大的一次調幅是在去年12月,文化用紙單次調幅達10%,創下近年來單月最大的一次漲幅,累計去年全年臺灣島內文化用紙售價調幅約有近30%左右。然而,除了漿價飆漲之外,還有包括能源、運輸、環保、人力等等成本居高不下,反應成本的調幅仍遠遠不足。因此今年3月,文化用紙又進行了今年來的首波調價,以減輕成本不斷增高的壓力。據悉,由于去年12月臺灣省內文化用紙才大幅調漲過,業者遂于元月讓新價穩定一段時間;2月則將少部分尚在低檔的交易介位調回正常價格;3月的正式調價,幅度約7%,紙廠透露,目前文化用紙新價在臺灣省內市場已經落實。不過,國際漿價尚無反轉走低的跡象,加上中國大陸因嚴格執行環保政策以及“洋垃圾進口禁令”導致臺灣省內造紙原料及紙品價格紛紛大幅上揚,迄今仍處高位,再者,國際文化用紙不僅3月曾調漲50美元/噸,4月又追漲一波每噸30美元,受此氛圍影響,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廠決定5月再作第二次調價,期能進一步反應成本。據造紙公會的產銷統計資料,去年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印刷書寫用紙)總產量為33.88萬噸,較前年減少11.9%;總銷售量34.73萬噸,較前年減少11.6%,其中臺灣省內銷總量為24.08萬噸,較前年減少14.4%;而臺灣省外銷總量為10.65萬噸,較前年萎縮4.7%。由上可知,去年的文化用紙供需包括臺灣省內銷均呈現衰退情形。若以個別紙種來觀察,銅版紙去年產量為8.20萬噸,較前年減少9.6%;銷量為8.01萬噸,較前年減少19.1%,其中臺灣省內銷3.50萬噸,較前年大減26.5%,臺灣省外銷4.51萬噸,較前年減少12.3%。此外,膠版紙去年產量為17.94萬噸,較前年減少19.3%;銷量18.93萬噸,較前年減少16.7%,其中臺灣省內銷15.14萬噸,較前年減少19.1%,臺灣省外銷3.80萬噸,較前年減少5.2%。而雙膠紙去年產量2.87萬噸,較前年略增2.4%,銷量2.81萬噸,較前年增加21.7%,其中臺灣省內銷2.62萬噸,較前年增加17.1%,臺灣省外銷0.20萬噸,較前年劇增157%。由以上數據顯示, 在三項主要文化用紙中,銅版紙與膠版紙的供需及臺灣省內外銷市場均呈現明顯的萎縮情形,僅雙膠紙的產銷及內外銷是全面成長之勢??梢哉f,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市場處于持續萎縮的狀態中,而雙膠紙則受臺灣省內紙廠減量且提升外銷比例的影響,反而促成內需增加,但是整體的雙膠紙的供求較之過去,其實仍然縮減不少。盡管面對各項高漲的成本,文化用紙不得不逐步反應,實際上,自去年以來的調價,都是以反應成本為主。因此繼3月的今年首次正式調價落實后,5月續漲的一波幅度約為5%,即每磅調升0.5元左右,調后新價銅版紙13.5元(不足磅)到14.2元(足磅),而膠版紙約為14.5元上下,但仍依個別條件而略有差距。業界表示,由于近期臺幣貶值,加上國際漿價持續上揚,因此進口文化用紙行情同樣走高,銅版紙每磅分別由11.5~12元提升到12.5元;膠版紙從13.5元上漲到約14元,若以噸計,則銅版紙每噸已達880美元,膠版紙則達950美元以上。業者分析,國際長短纖漿的未來走勢,向上仍約有數十美元的拉升空間,其中長纖漿價800美元/噸與短纖漿價650美元/噸,都是有效支撐點,換句話說,即使國際漿價后市有可能反轉下探,也應是狹幅盤整格局,相對地,文化用紙價格也可望于高位游走,并無太大的下跌空間。據了解,因臺灣省內文化用紙內需萎縮,近幾年來文化用紙廠均陸續進行產品轉型,改產特種紙強化臺灣省外銷市場,因此銅版紙、膠版紙等大宗紙品產能大降。銅版紙因每月都有萬噸以上的進口量可以補充臺灣省內紙廠減產空缺,但膠版紙尤其是雙膠紙的缺口更大,而進口量以普通膠版紙為主,故去年以來,雙膠紙需求旺盛。自去年第4季度以來,紙廠持續采取限量供應的措施,此情形迄今并未緩解,因此,雙膠紙行情近期頗為平穩。倒是銅版紙因貨源充裕,故售價還有一些彈性。對于后市,業者認為近期新臺幣貶值幅度大,將會影響文化用紙行情的穩定,基本上,上半年文化用紙將努力維持新價的落實,未來文化用紙售價的變動則視匯率走勢與漿價的起伏情況而定。